(资料图片)
本报讯 4月14日,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“三区”技术服务团走进平陆,下田间、入果园、访农民,就当地粮油作物、果树、蔬菜等产业发展进行实地指导,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。
技术服务团首先来到圣人涧镇计王新村千亩油菜旱地示范田。油菜专家杜春芳研究员介绍了课题组新培育的甘蓝型油菜晋油11号,该品种在去年恶劣低温天气下表现出抗冻害、耐干旱、低芥酸等优点,适合在山地环境种植推广。
柿子是当地的特产之一。据了解,该村锅盖柿子种植面积广,但销售不畅,同时还存在修剪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落后等问题。柿子专家杨运良副研究员及团队成员逐一把脉会诊、开出良方,破解产业发展瓶颈,解了村民的“燃眉之急”。
作为此行的另一目的地,张店镇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,技术服务团深入当地,对粮食、果蔬等产业进行调研并给予详细指导。在小麦种植基地,针对长麦6787出现白粉虱、蚜虫、红蜘蛛等病害,专家们建议及时打药,防止病害大面积扩散。上张峪村千亩玉露香梨示范园采用“三新三高”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管理,专家们在肯定成果的同时也敏锐地发现,该园开花期风大影响授粉、人员配备不足,经过仔细研究,专家们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。
技术服务临近结束时,技术服务团团长李朋波表示:“我们要深入‘三区’开展科技人才下乡帮扶,把论文写在田埂上,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。”(郭慧 杨运良 王革)
上一篇:行动教育2022年净利1.11亿元,同比下滑35.1%-当前热文
下一篇:最后一页
据上海市卫健委:5月18日0—24时,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637例,其中48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,34例
5月18日,记者在郑州市区的多家商超看到,除了商超大门外,商场内部不同楼层、柜台、餐饮店等区域入口处也都张贴了场所码。消费者扫码进入
5月17日,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,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。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,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,让游客感受
一条渠,绵延千里北上,滋润人间心田。2014年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。从此,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,流进千
X 关闭
X 关闭